混响是听障患者常见的室内交流时出现的问题,混响的产生是当说话的声音还没有到达听者的耳朵时,由于坚硬光滑的地板,或者玻璃隔断,或者不吸声材料装饰的室内环境的反射作用,使最初的声音信号不断反射回来,之间形成了一定时间差,最后,到达听者的耳朵时已经不再是清晰单纯的原始说话声音了,而是由许多反射信号组成的一组回音,这种现象叫做混响,有时又叫做回声。中国听力学网专家介绍说,其实这种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如在山崖上高呼后几秒中后便可听到一系列回声,在紧闭的室内,如果四面墙体硬滑时,便可听到自己或他人说话的回声。
在临床,描述混响或回声的重要特征是混响时间,我们知道时间是构成声音的一个重要部分,用通俗话来讲解混响时间的定义,应该是当声音信号强度降低到60 dB时所需要的时间。比如,当说话者声音产生时是75dB,由于距离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到达听者耳朵时降低到60dB,期间需要0.4秒的时间,那么该时间便被成为混响时间。一般讲,房间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反之越短;而当室内吸声材料的性能越好,则混响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
混响作为一种特殊的室内噪音,对听障儿童的言语交流和学习有很大影响。首先,让我们看看混响和言语之间的关系。由于混响的影响,许多正常的谈话声往往被误听成是回声或混杂不清,直接降低言语清晰度,从而干扰言语理解度。简单讲,较长的混响时间,会产生明显回声,对言语声的清晰程度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说话声含糊不清,无法听懂,严重影响听障儿童的言语交流。由于各种原因,混响对儿童影响最大。一般讲,对于听障儿童,混响时间不应该长于0.4秒或0.5秒,一旦混响时间超过0.5秒将会大大降低听障儿童的言语理解能力。
同时,如果当室内环境有明显的混响和吵闹的噪音时,听障儿童的学习和言语交流能力将进一步受到严重影响。 混响和噪音混在一起就像我们通常说的犹如“雪上添霜”!这时,二者合一的结果是使得听障儿童处于非常不利的交流状态。国外的学者曾经对这种情景做过许多试验,发现当信噪比和混响时间都在正常范围时,即使听力正常人也只能听得懂83%的谈话内容,即言语理解度降低了17%,处于同样情况的听障儿童则更加困难,只能听得懂其中的60%,几乎损失一半的信息。无疑,这对儿童的学习会带来很大困难。许多研究已经清楚表明在这种环境下,听障儿童的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直接导致语训效果降低。
如何克服混响带来的困难,提高听障儿童康复和助听的效果一直是听力学家和语训专家努力的方向。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对产生混响的教室或室内环境进行声学改善,使用合适的吸音材料,按照科学的设计,在室内铺垫,提高室内吸声能力,从而缩短混响时间,降低混响声的强度。这是治本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混响声的产生,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资金、动用大量资源,客观情况是目前许多教学室内环境暂时无法达到要求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因此,第二种方法便有很大吸引力,即研发出具有适合在室内聆听的助听器技术,让听障儿童使用的助听器能自动、有效地识别混响声,并即时降低混响的影响,始终保证他们听到言语信号清晰。当然,这种解决方案需要助听器具有较高的智能技术,能充分适应听障儿童不断变换的各种复杂的室内环境,这种助听器既需要先进的硬件,同时还需要“聪明”的软件技术。十年前,这种技术还无法在实践中应用,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目前,现有的助听器基本能实现这种功能。
中国听力学网专家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深入研究和推广具有克服室内混响声、降低混响时间的助听器技术,尤其需要研究在噪音和混响环境下这种技术如何能自动启动,有效地将混响效果立即降低,从而保证言语声的清晰度。另外,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在提高技术同时,加强对这种技术临床应用的评估,需要验证这种技术是否能主动地大大改善儿童的聆听效果,适应在不同的环境使用,从而将其作为改善听障儿童语训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有用的手段。
电话:0471-6266512 6915665
地址;呼市火车站东街物资局一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