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在先,治疗在后
全球大约有10%的人有听力障碍。在这些人群中,三分之一的听力下降是由于不知道如何保护所致。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人类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听力下降的威胁,因为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噪音污染一天比一天严重的时候,人们用耳的卫生习惯仍未普遍养成,对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危害,及如何在噪音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听力知之甚少。
那么噪音是怎样损害听力的呢?
人在强声环境或脉冲声(短暂但强度大的声音)环境中持续或间断性地滞留过久,内耳的感音结构就会受损,易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同时可能伴随耳鸣症状的发生,这种耳鸣声可能会渐渐消失或者持续很长时间,也有可能会间断性地出现。
我们如何处理噪音环境?
声音音调的高低就是声音的频率。它的衡量单位是赫兹(Hz)。虽然人可以感知20---20000Hz的声音,但2000---5000Hz的声音是人能感知的最敏感区域。它是言语信息集中的区域也是噪音破坏力最大的区域。
声音的强度用声压级(SPL)来衡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贝(d B )。日常交谈时的言语声压级为50-70 d B。
如何保护您的听力?
1、尽量避免呆在有危险声音的环境中(如果您说话时要提高音量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说明您所处的环境是听觉危险区。)
2、限制呆在强声环境中的时间。
3、当处在强声环境时,请戴上护耳器或耳罩。
4、帮助保护尚不会自我保护的儿童的听力。
5、不要将随身听或车内播放器的音量开得很大。
6、提高对强噪声的警惕性。
7、从危险级噪声环境出来后,让自己的耳朵放松24小时。
走出听力保健误区:
误区1:很多人认为听力损失是老年人的事,与年轻人无关。
事实上,各年龄层受听力困扰的人正不断上升,药物的滥用,城市的噪音污染成为主要原因。大多数有听力损失的人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靠自身的感觉是很难自我诊断的(比如说,经常要求别人重复说话,喜欢让别人大一点声音,打岔,敲门声音听不见,这都是听力损失的表现)。
误区2:耳聋是通过药物治愈的。
事实上,耳聋可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在寞些程度上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或手术的辅助手段来改善听力,而感音神经性耳聋因为伤及内耳或听神经细胞,想要修复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无法做到。
误区3:佩戴助听器会伤害听力。
实际上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能帮助人类大脑抵御辩音能力的退化,使得听力损失发生后不容易出现辩音不准,发音能力退化,口齿不清等问题,否则儿童容易致哑,青年人会造成生活工作困难,老年人则会加重脑萎缩,最后导致老年性痴呆。
误区4:戴一个助听器就足够了。
如果只戴一个助听器,而另一只耳朵也同样有听力损失情况,那么你就很难完全分辨出声音来自哪个方向,大概离你有多远,很难有良好的平衡感,另一侧耳朵也会因为不用而退化,加深听力损失。
误区5:我有耳鸣就戴不了助听器。
造成耳鸣的原因很多,如身体虚弱,耳疾病,听力损失等,耳鸣又称感音神经性癫痫。目前医学上对耳鸣有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都不显著,治标不治本。目前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佩戴骨导助听器。
希望读完以上几个听力误区,对您的听力有所帮助。
地址:内蒙古五原县庆原小区(财政局西50米)斯达克助听器
电话:0478-7933768
Q Q:2970357346
网 址:www.wyzt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