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性聋患者应首先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确因其它原因无法治疗的,选配助听器的效果也往往是比较好的。主要是因为传导性聋仅表现为轻到中度的听力下降,病人所能耐受的最大声音也随之提高,患者的频率分辨能力和时间分辨能力仍为正常。
神经性聋患者则不同,不仅表现在听力的下降,而且表现在频率分辨能力和时间分辨能力的下降。病人所能耐受的最大声音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可能有所下降,表现为“小声听不见,大声受不了”。普通助听器,大多只是一个简单的声音放大器。 一个较响的声音再加上助听器的放大,病人很有可能受不了。另外,助听器虽然将声音放大了,但患者自身的分辨能力较差,如果不是有针对性的放大,也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也就是许多神经性聋的患者对助听器不满意的原因。另外我国的助听器市场比较混乱,选配人员没有认证制度,商店、个体专卖店都可以经销,许多人为商业利益所驱使,不是科学地选配助听器。使得助听器在一部分耳聋患者中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近十年来,微电子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助听器领域。世界上各个助听器厂家投入大量精力,为适合神经性聋患者的需要,研制开发了带有自动处理功能的集成电路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字助听器,比较好地解决了神经性聋的选配问题。
要想选配好助听器,首先应到医院中进行耳科检查和听力检查。病史及听力损失程度对选配是十分重要的。不考虑患者的病史及听力损失程度,即使是从国外买回的高档助听器,也是无的放失,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重度聋和极重度聋一般不适宜配戴耳内式,因为耳内式助听器的放大量不够。老年性听力减退一般为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噪声性听力减退常表现为4000赫兹附近的听力变差,都应选用有针对性的放大线路。
作过乳突根治手术的患者的外耳道腔变得很大,应给予关注。对于外耳道闭锁或多次中耳手术术后的病人,可用骨导助听器。单侧耳聋一般不影响日常交流,但在某些场合(会议桌、餐桌)下,别人在耳聋一侧说话时,处境就比较尴尬,可考虑单耳选配助听器。对单耳全聋的情况,可采用信号对传式(CROS)助听方式,将耳聋一侧的声音引到正常耳一侧。对于双耳听力均有下降的患者,推荐双耳使用助听器。其主要优点是, 1)声源定位性好,有立体声效果;2)在嘈杂环境中的分辨能力提高;3)克服在社交场合下不时转头的尴尬;4)助听器产生啸叫的可能性降低。
但如果受经济或其它因素的限制,只能单耳选配助听器,在哪一侧配戴最好呢?考虑的原则是看在哪一侧配戴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改善言语交流能力,并兼顾患者的生活习惯。如果双侧为轻中度听力损失,则可在较差的一侧配戴;反之,则应在较好的一侧配戴。如果两侧听力损失相当,则应在分辨能力较好的一侧配戴。有的患者习惯用某一侧听电话,则应予以考虑。由于助听器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耳鸣掩蔽的作用,可考虑在耳鸣较重的一侧配戴助听器。
年龄因素在助听器的选配上十分重要。老年听力损失的患者大多已经退休,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对听力康复的要求主要是能看看电视、与家人能方便地沟通,对美观没有额外的要求。不少老年人的眼睛也不好,手指活动不灵活,很难摘戴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虽然摘戴方便,但电池很小,这部分老人自己换电池会很麻烦。所以耳背式助听器是比较好的选择,而且耳背式助听器还可以配接听觉辅助装置,将电视的伴音信号直接传入助听器,能得到更好的收听效果。中青年人担负着较重的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前途,应选择性能优良的助听器(如可编程、数字式)以应付各种复杂的社交场面。外观会是十分在意的,希望越隐蔽越好。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往往得到他们的青睐。这种对外观的重视,甚至连十几岁的孩子也不例外。但少年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耳道的形状还会变化,需要定期更换助听器的外壳,比较麻烦,也有可能使音质变差。另外学校里的环境多变,既有较安静的课堂,也有下课后的喧闹,孩子需要比较好的助听器应付这些环境。即使在较安静的课堂,如果聋儿离老师较远,教室的墙面很平整,回声较大,聋儿可能仍不能听清,这时就需要一套FM调频系统。而目前的调频系统只能配合耳背式助听器使用。对于还没有学会说话就已经耳聋(我们称为语前聋)的孩子,应尽早配戴助听器。因孩子不能很好地合作,耳朵也很小,一般均选配耳背式助听器。
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听力需求,也对助听器的选配有一定影响。如患者喜欢固定一侧耳聆听或使用电话,患者喜欢某种样式的眼镜而妨碍了耳背式助听器的配戴。有些人的工作生活环境较为单一,有些人却要应付多变的噪音环境,这就需要有多套参数的可编程式助听器。
患者的心理对于助听器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年轻人,甚至包括中年人,最关心的都是助听器的外形。他们希望助听器尽可能地小,不被他人察觉。中国的老年人大多比较节俭,不愿花钱买价格较高的助听器;还有些老人认为“人老了,耳朵不好”是自然规律,听不听见无所谓,或者是在使用时怕麻烦,主观上改善听力的要求不迫切,子女虽然为其购买了较合适的助听器,但他却不怎么戴。这样长久下去,老人会越来越封闭、孤独,不与人交流,行为上也显得迟滞发呆,不利于老人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