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听觉中枢、言语中枢、概念中枢的发育都有最佳阶段,超过这一阶段,发育的可塑性就会明显变小,而这些中枢发育的适宜刺激就是声音。聋儿助听器配戴越早,接受声音刺激就越早,这些中枢的开发也就越早。实践证明,早配戴助听器的聋儿在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方面的康复效果比晚配戴助听器的聋儿要好得多。
小儿言语障碍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之一,是大脑高度发达的产物。言语形成还需要来自听觉、视觉、触觉的信息及发音、构音器官的协调。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学习、后天培养才形成的。对各种声信息的分析、听觉功能的发育决定于大脑发育健全的程度。因此,无论是中枢(大脑)还是末梢(感官、发音与构音器官)发生异常,都会影响言语的形成,出现各种障碍,尤其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更为重要。下面谈谈以小儿言语障碍为主题的几个问题。
一、小儿言语形成和发育
1、听觉反射叫声期:出生至3个月左右为听觉反射叫声期,新生婴儿出生时,第一声哭叫是呼吸运动刺激反射性产生的,是一种较有规律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出生一个月左右后开始伴有感情色彩,声音出现抑扬调位,表现为饥饿、冷热、喜悦等。出生1个月的婴儿只有哭叫声和咕咕声,2个月后开始注意到声音,会听大人说话,有时还会出现微笑,3个月左右的婴儿能用眼情注视说话人,还会因说话人的表情、动作发出笑声或哭叫。这个时期小儿当突然给以大声刺激时,可以出现全身惊跳反射,也可以引起紧闭眼睑的动作,有时候还会出现呼吸幅度增大的呼吸反射、哭叫反射等一列的反射活动。这些反射是无意识的、广泛的。
2、定向反应学语期:4~9个月。随着大脑发育的逐渐成熟,以上听觉反射渐渐消失,出现以条件反射为听觉定向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开始出现眼睛或头转向发出声源方向的反应。4~6个月的婴儿会自发式由大人引逗,发出与语言接近的声音,婴儿的定向反应也建立发育较好,并开始注意大人的说话,有时也会通过大人说话或示意,转头或用手指向指定物。到9个月时,婴儿的定向反应就很灵敏了。这个时期的婴儿可以重复个别单词,如:ba…,ma….。耳聋的婴儿不会出现定向反应学语期,言语发育迟缓的婴儿,定向反应学语期会向后推迟。
3、语言反应模仿期:出生后9~12个月为语言反应模仿期。这时候的小儿开始懂得注意说话人的表情,能听懂简单的言语,并开始主动发语,如见到妈妈说ma、ma,见到爸爸说ba、ba等,有的小儿还会合着音乐节拍摆动身体等等。
4、小儿学习语言期:从一周岁开始真正进入小儿学习语言期,小儿会说简单的话,也会玩指眼睛、指耳朵等游戏,小儿的语言词汇逐渐增多,理解能力也逐渐增强,2岁时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组成词组,开始懂得复合句子,3~4岁能懂得冷、热、饥饿、高兴的意思,能说简单的句子,例如:儿歌、故事等。再大一点的小儿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愿、感情,可以正确发出全部元音、辅音及拼音。
从以上可以看出,言语的发育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常见的语言障碍有以下几类:
1、先天性语言发育迟缓:由于种种原因,出生后听不到声音,造成听力障碍,并影响言语发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聋九哑"。先天性聋哑症是小儿言语障碍最多见的一种。
2、遗传性语言发育迟缓:一般多发生在家族式近亲结婚中。小儿听力、智力正常,到了说话年龄可以听懂别人说话,却不会说,这类小儿常常伴有身体特别是微细动作的发育迟缓,他们乐于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3~4岁后才开始说话,表达言语晚于正常小儿,7~8岁后才接近正常小儿,对以后的语言发育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到5~6岁时仍不能说话,就要注意有无其他病变了。
3、环境性言语发育迟缓:有些小儿因其父母为聋哑人或言语障碍者,家庭缺少语言环境而造成言语发育缓慢,有的小儿耳聋比较严重,听语困难,害怕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玩耍,性格特别孤僻,这类小儿一般患有孤独症,缺乏对人的亲近感和对集体游戏的兴趣,也会发生言语发育迟缓,应特别引起家长和医生的注意。
4、构音不良言语障碍:如唇裂、先天性腭裂、舌系带过短、咽喉麻痹等都可以引起各种言语障碍,表现的症状有口吃,发音不流畅,紧张时更为严重等等。
5、疾病性言语障碍:小儿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外伤,脑瘫,脑炎后遗症都会引起言语发展或退步。这类言语障碍大多数是大脑或神经系统有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严重者大多数不会说话,需要请专科医生作详细的检查,诊断要十分慎重。
小儿言语障碍的原因很多,治疗的办法也多种多样,首先要查明病因,然后对其治疗。有一部分的言语障碍病可以完全治愈或比以前有所好转。解决的办法有:可以给先天性、遗传性耳聋的小儿选配合适的助听器,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有孤独症、口吃的小儿进行心理治疗、培养他们言语训练的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对于构音不良和部分疾病性言语发育障碍者,可进行手术治疗,还可通过游戏、唇读等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