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年纪大了,耳朵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失灵,这种听力损失也就是通常说的老年性聋。然而,年纪大了带来的老年性聋不仅仅是听不见声音或沟通困难,同时还因为衰老和听力损失,大脑也会受到影响,如反应慢、记忆力衰退、认知功能障碍,这实际上就是中枢老年性聋,不是简单的“用进废退”四个字就能解释清楚的。
那么,中枢性老年性聋是如何发生的呢?又应该怎么有效干预呢?
人在胎儿发育到约20周时,我们的听觉开始形成。在大约40周左右出生,随着更多的了解环境并储存作为记忆,我们的听觉系统逐渐成熟。当成长到1岁左右时,接受的声音信号更加完整,但此时大脑并未发展到成人水平。不过聆听技能会不断发展,例如识别声音的方向、忍受噪音、在噪音中聆听、参与谈话、跟上语速较快的对话。这些聆听技能一直到12岁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大约50岁开始,听力“走下坡路”;到60岁是我们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听力有所下降。到75岁时,大多数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逐渐丧失了一些听觉能力和对声音的记忆。尽管听力有所下降,但任然可以听到声音,不过已经无法在正常水平上感知声音,甚至有些声音可能完全听不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的下降,大脑也会发生变化,老年性聋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发展成为中枢性老年性聋。当代研究证实,即使是轻度听力损失,患病在大约6~7年后也会加速整体和区域脑容量的减少。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干预呢?
其实还是看似老掉牙的那句话,听力损失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早康复。如果确诊出有听力损失,建议尽早选配助听器或辅听设备。这些设备能帮助弱听人士听到更清晰的言语声和环境声。除此之外,助听辅听设备还能帮助弱听人士重新训练一些重要的聆听技能,例如聆听周围的声音、远处的声音、不同方向的声音。
当然,这些设备可能无法解决所有的听力问题,例如想要听清语速较快的对话和外国口音,或因神经受损和使用处理过程受损所产生的背景噪音。
但是,它们口音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弱听人士改善听力,为其带来长期有益的大脑可塑性变化,这是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诸如痴呆等疾病的重要措施。
咨询电话:0471-6266512
地址:呼市车站东街物资局一楼斯达克助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