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老人觉得戴助听器能听见但听不太清,因此觉得戴助听器没用。那么,这种情况需不需要戴助听器呢?
听见但听不清原是多频率受损
老人之所以出现听见但听不清楚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听力损伤并不是直线下降的,而是多频率同时受损,且受损程度不一。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力会从高频开始丧失,逐渐向低频发展,但这一规律并不是固定的。当听力损伤在多个频率段同时出现,且其损伤程度不一时,就会出现听见但听不清楚的现象。举例来说,人说话时会出现低频、中频、高频声音,如一位患者高频严重受损,低频轻微受损,中频完整,那么在对话过程中,患者总体上可以听到对方在说什么,并且靠经验可以猜测、补足听不见的话语,患者自以为可以听见对方说话,只是偶尔听不清楚,但其实已经存在耳聋。此类耳聋因为对交流影响不明显,所以常常被患者忽略。
助听器需针对频率段调试
在过去,助听器的作用仅仅是放大声音,类似于扩音器,对于听见但听不清楚的患者而言,因为同时放大了可以听见的声音和噪音,会让患者烦躁不安。
现在,助听器已经实现数字化,可根据患者听力图谱(包含各个频率段的受损程度)对其受损频率进行有针对性地弥补,完全可以解决听见但听不清楚的情况。此类助听器的配型非常复杂,患者可能需要经过几次的检测、调试,才能配到合适的助听器,且由于患者的听力受损在不断加重,还要定期调试。所以,很多情况下,并非是助听器“没用”,可能只是助听器没有调试好。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出现耳聋症状时,应优先考虑到医院排除耳部的器质性病变,如中耳炎导致的耳聋是可以治疗的。当确定听力无法通过医学手段恢复时,可首先进行听力测试,确定听力图谱,再有针对性地配助听器。
做好保健可维持听力水平
助听器的作用仅仅是方便患者的交流活动,并不具有治疗作用。患者如想更好地保持听力水平不下降,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噪音;使用电子产品时,音量应控制在总音量的60%以内,听的时间应不超过1小时,尤其是入耳式耳机使用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
此外,研究证实,有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的老人,其耳聋病情进展速度比一般人快,应积极控制病情。
地址:火车站北走200米(铁路小区东门)斯达克助听器
电话:0482—8222827 QQ:1346832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