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图往往是各种类型听力学课程的第一堂课的必讲内容,因为听力图实在太简单,同时又实在太实用了。比如许多耳聋家长可能从未对声学或测试学有基础认识,但是听力图对他们从不陌生,因为,从发现他们孩子患有听损疾病时的第一时刻,是通过听力图来传达这些不幸的消息,而听力图的各项内容从此便伴随着这些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从诊断到康复,从教育到就业,几乎离不开听力图的。 而对从事听力工作的专业人员,更是如此,可以说听力图是他们职业生涯里见得最多、听得最多、用的最多的一个图形。
据计算,在美国,一个听力学家从毕业到退休,可能要测试或使用至少28800份听力图。因此,在国外,听力图一般不会在听力学的第一堂讲授,也不会在新手入门的早期介绍,往往排在大学研究生课程的第二或者第三学期,尤其排在一些重要的基础课程后面,像解剖学、声学等,原因是,要理解听力图,必须先掌握听力图用来标记的基础知识,比如频率和声强的关系、听力损失的性质等等。 对于听力学家来说,听力图的概括总结作用非常重要和实用,只要将纯音测试结果按左右耳之分,分别表明即可,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一目了然,是一个极好的咨询工具,但是,对于不了解听力学知识的患者来说,听力图则有可能会产生困惑,甚至误导,比如对于一个15个月幼儿来说,听力图标记的35分贝听力损失可能会被误认为不严重,而使家长不能很好地理解轻度听力损失对于这个幼儿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记得早期实习听力学时,笔者的指导教师规定学生不能给患者解释听力测试结果时,首先使用听力图,必须为患者提供了相应介绍后,才能使用听力图。正式基于这个原因,早期用百分比来表示听力损失程度的方法最后遭到淘汰,5%的听力损失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要看这5%的听力损失在什么频率和什么性质,显然,简单的数字或者简单的图形,往往会忽略其中所包含的重要意义。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听力图的定义。早期听力图类似现在的电生理测试的图形,以标记频率形状走向为主,因此也被称为听力描图,早期的听力测试因而也叫做听力描记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外主要使用纯音听力图这个术语,可以定位为“以听力级dB HL表示的听敏度阈值图,由250 Hz-8000 Hz倍频程和半倍频程纯的频率范围内的气、骨导测听所决定”。纯音听力图使用较多,主要是因为当时主要用于记录纯音测试结果,其实现在也一样。而目前使用较多的听力图的定义是根据《听力学词典-中英文双解》中听力图的解释,即: “以刺激频率为函数的听敏度阈值图形表示”。 这个定义比较符合现代听力学赋予听力图的基本含义,因为,听力图不仅表示纯音测试的结果,还包括助听阈值和言语测试结果、从nHL推算出的听力阈值结果等,这个定义的重要意义清楚地界定了作为一个定性的测试图形所必需具有的横轴和纵轴之间的关系,即:预先设定的函数值。通常,这个函数是由横轴的每一倍频程间距和纵轴的20dBHL间距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听力图的这种函数关系已经被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采纳,使得世界各地患者的听力图,或者同一患者在不同医院获得的听力图,可以通过相互比较而变得有意义。
在实践中,笔者注意到国内目前有些医院或机构自制的听力图,由于缺乏对听力图构成的原则理解,没有严格按照这个公认的函数编绘和规范,影响了听力图准确地显示数据,比如听力曲线可能因不同频率和强度函数关系不同而无法描述患者阈值的各种走向形态,例如斜坡型可能因此变成平坦型,上升型可能变成渐行型等。从这个意义看,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听力图的重要作用。 目前使用的听力图的各种符号,是根据美国听力言语协会1990年提出的标准而制定的,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使用,而听力图的基本描计方法自从1943年Bunch提出后,便没有发生更大的改变。 从临床应用角度来看,听力图目前仍然是,或者至少是年龄在16岁以上听损患者提供其听觉综合能力的主要数据,完整的听力图能提供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性质、频率走向、言语察觉能力、各种不适阈值、蜗后鉴别结果、助听前后评估信息等超过十种不同的听力测试结果,如果加上听力复查、年检的多份听力图的比较,所包括的信息就更多了,其中有些听力图数据的表示还具有一定法律意义,比如所谓的“标准阈移”便是是美国职业听力保护条列中一条评定是否接受噪音暴露个人或企业出现明显的听力恶化的法定规定,任何雇员听力图一旦出现STS,雇主必须将其视为一次重大“工伤”向相关部门上报登记,任何企业每年STS的发生率超过一定比例,将会被列入所谓的违纪名单,将受到劳工部处罚。可见,听力图标记的信息,实在不能小看,也不要轻易使用,这已在前面提到。
地址:内蒙古呼市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斯达克助听器(花卉市场对面)
电话:0471-3602145
Q Q:2040553913 |